原標題:張文宏的這句話,道出了一個大問題|兩會觀
人代會開幕第一天,“聯動”“集成”,成了浦東團審議上的熱詞。同一天,因最新防疫任務未能參會的新晉人大代表張文宏,在微博上寫道:上海的防疫工作,就像“陶瓷店里抓老鼠”。
“老鼠”要盡快抓到,還不能碰碎了陶瓷,要求近乎苛刻,現實中卻常常做到了。何以如此?一方面是有人們熟悉的“精準施策”,另一方面,正是有聯動、集成之功。
防疫是一個系統工程,在城市“巨系統”里,既是一個大任務,又是一個縮影。系統工程之系統,就在于涉及流程、環節錯綜復雜,要做成事,必須無縫銜接、高效配合。而這又牽扯到方方面面的習慣、手勢和利益,有不同的“軌道”和“接口”,稍有不慎,可能產生功能錯位、作用抵消,甚至后遺癥。
聯動、集成,才有合力,才可能實現“鍛長板、補短板”,甚至做成一些看似不可能的事,把“兩難選擇”變成“兩全其美”,把“多頭”難題變成“多贏”局面。
微觀到抗疫過程中的“陶瓷店里抓老鼠”,中觀到推行一些事關多方的改革事項,宏觀到重大戰略、區塊、政策的聯動發展,背后都有這種共通的邏輯。
細讀今年的《政府工作報告》和《“十四五”規劃綱要(草案)》,協同聯動集成,已然是上海未來最為重要的觀念與方法之一。這也就是十九屆五中全會以來反復強調的“系統性觀念”。
看看上海為未來一年、五年和十五年謀定的要務,就說那幾個反復出現的“五”——打造“五個中心”,建設“五個新城”,做強“五型經濟”,打出“五張王牌”,還有由“5G”牽引的城市數字化轉型,都是系統性的課題。每一套“五”中間的各個分支,都有密切的關聯,或環環相扣,或層層遞進,或有共同交集,總之一點,“單點突擊”的時代基本上過去了,要在既有的水平上再上一個臺階,甚至實現質的躍升,必須系統發力。
原標題:“十一”能出去“浪”嗎?張文宏:“浪”要100%正常,現在是90%十一能出去浪嗎?張文宏這樣回答張文宏說,他曾經說過一個理論——我們每分鐘都是安全的